工学院教师参加“面向产出的课程思政体系一体化建设”线上研修学习
发布时间:2023-07-03 13:00:55
 6月21日至6月30日,工学院教师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关于面向产出的课程思政体系一体化建设的线上培训。本次培训主讲人福州大学教务处张友坤副处长,他围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五个不到位”问题,以福州大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为例,分享课程思政工作体系、能力体系、教学体系、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等五位一体的建设思路和创新举措。通过此次培训,受益匪浅、感悟良多。现结合培训来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对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图1 学习现场
 
 1.基于学情,修正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根据目标对具体内容的学情进行分析之后,还要再回到目标,将学情分析的结果纳入学习目标。这时工学院教师们应该考虑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根据学情分析的实际情况,重新拟定学习目标,挖掘学习内容潜在的教育意义。“学情基础是制订学习目标特别是调整学习目标、建立校本化学习目标体系的重要依据,其作用是解决学习目标的差异性和个性化的问题。”基于学情,才能保证教师对于学习目标做出恰当的能力水平预估,确保学习活动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基于学情设计合作性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收集学情信息的过程,常常与教学实施交织在一起,学生作为这些信息的提供者,他们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可能透露出重要的信息。教师需要通过倾听学生对课堂提问的回答,观察学生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了解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兴趣如何、还有何疑问,从而给予相应的反馈。
3.促进教学与评价的融合
课前的学情分析试图明确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起点、学习兴趣、现有经验,确定学习的重难点,这些学情推动此后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课中的学情分析关注学生当下的学习状态,使教学在其引领下不断创生。但是学情分析并非到此结束,学情分析是一个包括课前学习起点分析、课中学习状态分析、课后学习结果分析的连续体,是一个不断更新、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实现学情分析与教学过程的整合,实现教学与评价的有机融合。
 

闽ICP备07005638号
Copyright © 2020 福州工商学院工学院 版权所有

招生热线:0591-83909908 / 83909902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永泰葛岭学院路1号
邮编:350715